爸爸好多被画成猪儿

来源:重庆晨报  浏览:639次  时间:2018-01-05

狮子妈妈在吼,猪爸爸在睡觉。

如果每个家庭都是一座动物园,你能想象自己会是什么角色吗?

近日,南岸区天台岗雅居乐小学生交上了一份“异想天开”的作业,把自己的家变成了动物园,爸爸妈妈的形象让人大跌眼镜……

学校课程科研中心心理老师高田田说,在孩子们眼中,爸爸最普遍的形象是“猪”,而妈妈是叽叽喳喳的“鸡”和“鸟”,“不同的动物角色,反映出不同的亲子关系。”

有兴趣的家长们,不妨也尝试一下,让孩子画出他们心中,爸爸妈妈、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都是些什么小动物。

200多个家庭

“猪”和“鸟”不少

高田田说,“家庭动物园”是一次课堂作业。让学生通过将家人和动物进行类比去觉察家人的习惯和性格,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,同时也让父母对亲子关系进行觉察和反思,关注孩子的感受。

首先老师们先让小学生观看动物的图片和沙具模型,感受不同动物的个性特征。

作业纸也有一些巧妙的设计,老师将画纸右边约四分之一向后折,再打开。这里设置了四个板块:作品名称、作品描述、作者、父母观赏感受。

高田田上课的5个班,回收了200多份作业,其中父亲最集中的形象是“猪”、母亲最常见的模样是“鸡”或者“鸟”,“从中看出现在很多小学生家庭的一些共性问题。”

爸爸妈妈看了

感觉“扎心了”

这份作业被带回家,孩子们先让父母看画,自己来猜猜谁是哪种动物,而后再把右边的作业纸打开揭晓答案。

“孩子们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!”好多父母感叹。但更多的父母看到这幅画时觉得“扎心了”,觉得自己原来是这种形象,并提笔写下观后感。有妈妈说,画面中的一家三口是没有交流的,这种家庭氛围很不好,以后一定要多花时间陪陪孩子。

一位爸爸低调留言:“比喻很贴切,就是画得不好。”

也有不少家长留白,什么也说不出来。

一孩子的画叫《母狼吃猪》 “我是猪,妈是狼”

老师评析:不同动物展现出不一样的亲子关系

○学生描述:爸爸是猪,天天睡个不停,妈妈是狮子,有时凶猛,对孩子却一直温柔,我是鹿,整天跑来跑去停不下来。

评析:妈妈占了画面的一半,说明在孩子心中妈妈是很强大很有能量的,在家中操持一切,而爸爸睡觉的符号也很突出,说明爸爸有点懒,承担家务较少。

○学生描述:作品名——《母狼吃猪》,我是猪,妈是狼。

评析:画面内容单一,只用了铅笔,说明学生本人弱小、胆怯,从对妈妈的比喻来看,说明妈妈的确很凶很粗暴,互动关系极其不良,有被吞噬的恐惧。

○学生描述:我是小猫,爸爸是蜘蛛,妈妈是一个凶猛的狮子。

评析:后面一句话被擦掉,但仍然看得出来,说明孩子害怕真实想法被妈妈看到。爸爸是一只小蜘蛛,对妈妈无能为力,狮子妈妈怒发冲冠、露出全部牙齿,说明妈妈的确充满攻击性,而作为小猫的自己是温顺的、可爱的。

○学生描述:我的爸爸是一只熊,但他很客气,我的妈妈是一只长颈鹿,温顺能干,我是一只小兔子,勤奋好学。

评析:从兔子表情看,学习很辛苦;爸爸是熊,有能量。妈妈对此反思比较深刻:“非常贴切我家的实际情况,小孩独自一人愁眉苦脸做作业,妈妈永远忙着做家务,爸爸对客人的态度非常好。互相不交流也是一种不好的家庭氛围,希望我和她爸以后多花时间陪她。”

○学生描述:妈妈性格暴,像老虎,爸爸安静,像公鸡,我属鼠。

评析:孩子无奈地做着作业,妈妈虎视眈眈地催促,爸爸在家庭中明显是缺位的,朝向另一边独自玩手机。孩子和妈妈的距离比爸爸远,头也没朝向妈妈,说明还是惧怕妈妈。画面整体缺少色彩,说明情绪低落,缺少能量。

○学生描述:我妈妈是蛇,因为它会用嘴巴攻击我,我爸爸是狮子,因为无法抵抗。我是羊驼,因为有时发脾气有时温顺。

评析:大多数妈妈都爱唠叨,对孩子来讲也许是一种伤害和攻击,爸爸是强大的,但强大到令人难以靠近。

○学生描述:一天,我和我的爸爸妈妈在大树下乘凉,因为很热,所以爸爸用自己庞大的身躯帮我和妈妈挡住阳光。

评析:画面生动和谐、色彩丰富,孩子和爸爸妈妈都靠得很近。爸爸为母子挡住阳光,体现出爸爸在家庭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。

看了画作后 有所反思最可贵

这些声音 家长值得听听

高田田老师对一些典型画作进行了分析后说,孩子的作品大多色彩丰富,画面温馨。从父母的反馈来看,优秀的父母能用心体会孩子画作传递的信息和情绪,且有所反思;普通的父母多是评论画画水平和想象力,希望这些父母对孩子少一些苛求,睁大发现的眼睛;最差劲的父母根本不看或只签个名字,孩子画作反映出的亲子联结也最差。

据了解,学校还将深入推进“幸福课堂”,把学生作品与父母态度、学生学业表现、学生行为习惯等之间的关联作为亲子关系的研究重点。

感受不到爱

孩子行为可能偏激

全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、重庆轩杨家庭教育创始人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桂林老师认为,孩子一出生就生活在关系里,生活在爸爸妈妈的关系里,生活在与爸爸妈妈的关系里。而爸爸妈妈和孩子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关系,只有等边三角形的关系才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。

爸爸妈妈如何相爱如何彼此尊重,都是孩子最好的镜子。这就是爱和教育是不能分家的道理。

另外,作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,父母爱孩子需要艺术,需要尊重,需要接纳。如果孩子在自己家里已感受不到父母之爱了,那是对他(她)莫大的伤害。因为爱是我们拥有的最强大的力量,感受到的爱越多,拥有的能量就越强大。当孩子感受不到家长对自己的爱时,就会出现一系列偏差行为,诸如网瘾早恋、逃学厌学、自虐等等。因此,为了孩子心灵健康地成长,希望家长也能自我成长,自我学习,自我觉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