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子在家吃饭竟被子弹射伤

来源:上游新闻  浏览:663次  时间:2016-05-29

27日上午,50岁的刘女士刚刚从重庆南川区人民医院出院,虽然能坐能走,但刘女士总是捂着腰。因为那颗神秘的子弹还留在她的体内,让她寝食难安。“医生说,现在取子弹的话,危险性很大,可能会瘫痪。如果不取,这可能是一颗铅弹,留在身体里肯定会影响健康。”

而最关键的问题是,射伤刘女士的子弹到底从何而来,凶手又是谁?12天过去了,这个答案还是没有找到。

回忆:像被大石头砸飞

50岁的刘光华和丈夫喻先生是重庆南川区水江镇人。上个月,刘女士刚在单位上办了退休手续,心想能安安心心和丈夫一起做点小生意了。

夫妻两人在南川城区买了新房,但因为生意的原因,两人还常常在水江镇上的老房子里居住。15日傍晚7点过,夫妻两人坐在客厅的茶几边吃饭,谈论着今后的打算。

此时,天还没有黑。狭窄的老房里,喻先生坐沙发,刘女士端着饭碗坐在小凳上。“啪”的一声轻响后,喻先生看到妻子倒在地上,碗筷落到了门外。喻先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连忙去扶妻子,可发现她背上有鲜血渗出。

“感觉就像有一块大石头把我砸出去了一样……”其实刘女士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摔倒,只感觉一股力量把她推出了至少1米,倒在地上。

惊奇:在家竟受了枪伤

喻先生在查看妻子伤情的时候,就觉得奇怪:“怎么你的衣服上破了一个洞,是什么东西打到你背上了吧!”妻子此时痛得根本说不出话来。喻先生说,妻子受伤的位置在背部右侧,伤处血肉模糊,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造成的。

很快,受伤的刘女士被送到了水江镇当地的医院。当晚,医生就给刘女士作照片检查。医生随后给家属的建议,让喻先生大吃一惊:“这可能是枪伤,建议(刘女士)转到南川城区的医院。”

“枪伤!怎么会是枪伤?”当时喻先生的脑子里一片空白,但看到X光片后,他不得不相信。X光片上显示,刘女士身体右侧,确实有一颗异物,形状好似弹头,但比一般的手枪弹头要小。

事发当晚,刘女士一家就遵从医生的建议,将刘女士转到南川区人民医院,而喻先生同时也向南川区警方报案。

现场:子弹从窗户射入

27日下午,重庆晨报-上游新闻记者来到位于南川区水江镇的喻先生的老房中。家人介绍,这栋老房子是单位以前的职工住房,只有三层楼高,喻先生和刘女士就住在三楼。

房间很小,家具摆设显得十分拥挤,摆饭菜的茶几,距离窗户只有1米远。窗户左下角并没有玻璃,而是用厚纸糊的,纸上有一个拳头大小的圆孔。“这是后来刑警来调查时,才发现这个孔的。出事后,我们都不知道这里有个孔,子弹应该就是从这里射进来的!”喻先生指着窗户说。

重庆晨报-上游新闻记者站在窗口看到,喻先生家窗户外是另一栋老楼的屋顶,而大约四五十米外,是一栋高层的居民楼。喻先生的家人告诉记者,从刘女士受伤时的位置以及窗户弹孔来判断,子弹是从高往低,斜着射入屋子的。射击者应该不可能站在旁边老楼的屋顶,有可能就是从远处那栋高楼射出。

困境:是否取子弹犯难

27日上午,经过12天的治疗,刘女士外伤已经基本痊愈,办了出院手续后,回到南川城区的新房里。可那颗子弹还留在其体内。

记者从喻先生手机拍摄的南川区人民医院CT报告单上看到,刘女士被断定为“子弹伤”,“邻近右侧第8肋腋段粉碎性骨折”,可以看出当时刘女士的伤情较为严重。

虽然刘女士能坐能走,只是背后还隐隐作痛,但说起为什么不将这颗神秘的子弹取出,刘女士以及家人都直叹气。“医生说,因为(子弹)靠近脊椎位置,如果现在要取出子弹,手术的危险性很大,可能有瘫痪的危险。”但如果不取出子弹,“医生分析,这可能是一颗铅弹。虽然不知道这颗子弹的铅含量如何,但毕竟长时间留在体内,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。”

刘女士如今就遇到“取也不是,不取也不是”的两难境地。而医生给她的建议是:先回家静养一个月,再到医院做复查,到时候再决定后期的处置方案。

分析:由高压气枪射出

27日下午,记者从南川区警方获悉,当地警方高度关注这起伤人案件,已调集弹道专家协助调查。据民警透露,射入刘女士身体的子弹,可能出入高压气枪。

记者在水江镇采访时就发现,大街小巷的墙壁上,有许多出售气枪的“牛皮藓”广告。而记者从警方了解到,这种高压气枪通常是网上购买,射击铅弹,其杀伤力很大。

目前,此案警方正在进一步侦办中。